推荐文章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024大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024,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024
1必考知识点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考点衍生:氮气及其氧化物知识点 | 酸和对应的氧化物的反应】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考点衍生: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 有关水的反应小结 】
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考点衍生:含氧酸酸性方程式】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考点衍生:熔沸点大小比较规律】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考点衍生:碱金属元素知识点】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考点衍生: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考点衍生:金属及其化合物所有知识点】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考点衍生:非金属氢化物化学方程式】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考点衍生:原子结构专项知识点 | 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点】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考点衍生:有机化合物重要知识点|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考点衍生:化学物质的结构易错知识点 | 常见物质的重要用途必考知识点】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考点衍生:元素周期表考点分析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考点衍生:氮气及其氧化物知识要点】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考点衍生:甲烷、乙烯、苯的主要特性| 甲烷知识点】
2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很多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很多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慢慢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慢慢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3化学性质
1、S02能作漂白剂。S0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0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1-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0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032-),离子方程式为:Si032-+2H+=H2Si0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032-离子方程式:S2032-+2H+=S+S02↑+H20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胶粒帯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③A102-离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当然,若继续謫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説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确基苯一催化剂、吸水剂国酯化反应一催化剂、吸水剂⑤蔵糖中倒入浓流酸一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一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麦芽糖(均在職性环境下进行)
化学重要考点
重要物质的用途
1.干冰、AgI晶体——人工降雨剂
2.AgBr——照相感光剂
3.K、Na合金(l)——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4.铷、铯——光电效应
5.钠——很强的还原剂,制高压钠灯
6.NaHCO3、Al(OH)3——治疗胃酸过多,NaHCO3还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7.Na2CO3——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可以用来制造其他钠的化合物
8.皓矾——防腐剂、收敛剂、媒染剂
9.明矾——净水剂
10.重晶石——“钡餐”
11.波尔多液——农药、消毒杀菌剂
12.SO2——漂白剂、防腐剂、制H2SO4
13.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燃烧弹
14.红磷——制安全火柴、农药等
15.氯气——漂白(HClO)、消毒杀菌等
16.Na2O2——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等
17.H2O2——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火箭燃料等
18.O3——漂白剂(脱色剂)、消毒杀菌剂、吸收紫外线(地球保护伞)
19.石膏——制模型、水泥硬化调节剂、做豆腐中用它使蛋白质凝聚(盐析);
20.苯酚——环境、医疗器械的消毒剂、重要化工原料
21.乙烯——果实催熟剂、有机合成基础原料
22.甲醛——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农业上用作农药,用于制缓效肥料;杀菌、防腐,35%~40%的甲醛溶液用于浸制生物标本等
23.苯甲酸及其钠盐、丙酸钙等——防腐剂 24.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
25.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业、医药工业等
26.SiO2纤维——光导纤维(光纤),广泛用于通讯、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照明等方面。
27.高分子分离膜——有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广泛应用于废液的处理及废液中用成分的回收、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食品工业、氯碱工业等物质的分离上,而且还能用在各种能量的转换上等等。
28.硅聚合物、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用于制各种人造器官
29.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高级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制刚玉球磨机、高压钠灯的灯管等。
30.氮化硅陶瓷——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时也能抗氧化,而且也能抗冷热冲击。常用来制造轴承、汽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也可以用来制造柴油机。
31.碳化硼陶瓷——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原子能工业、宇航事业等方面。
高考化学审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1.审题要认真:
许多时候答案就应藏在题干中,在高考化学考试中要仔细审题,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高考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决高考化学题的前提。
2.在化学考试中,审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字:关键字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审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审突破口: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审有效数字:
①使用仪器的精度。
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
③题目的明确要求。
怎么学好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复习的种类: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这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马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如第一章可分为一至三节和四至八节两个单元。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③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通过复习及学期考试检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寒暑假作业弥补,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以上各阶段复习,按课本的顺序进行为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
学年总复习。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化学预习的四种方法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
“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
“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
“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
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