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目前,2024全国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学校共有238所,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在全国排名前三位,实力非常不错,而且专业分数线也很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人工智能专业学校排名2024,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全国人工智能专业院校排行榜2024
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专业全国院校排行榜中排名1,人工智能专业的软科等级为A+,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专业全国院校排行榜中排名2,人工智能专业的软科等级为A+。
专业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软科等级 |
1 | 北京大学 | 是 | A+ |
2 | 清华大学 | 是 | A+ |
3 | 复旦大学 | 是 | A+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是 | A+ |
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是 | A+ |
6 | 厦门大学 | 是 | A+ |
7 | 浙江大学 | 是 | A |
8 | 南京大学 | 是 | A |
10 | 武汉大学 | 是 | A |
11 | 中国农业大学 | 是 | A |
12 | 四川大学 | 是 | A |
13 | 华中农业大学 | 是 | A |
14 | 山东大学 | 是 | A |
15 | 南开大学 | 是 | A |
15 | 华东师范大学 | 是 | A |
17 | 华中科技大学 | 是 | A |
18 | 北京师范大学 | 是 | A |
19 | 吉林大学 | 是 | A |
19 | 东北师范大学 | 是 | A |
21 | 南京农业大学 | 是 | A |
人工智能专业就业前景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现在以及未来对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和其他的技术岗位相比的话,人工智能专业出来的人才竞争力比较低,工资也非常的高。
人工智能方向的毕业生也能够在各大领域大展拳脚,就业形势可以说是一片良好。并且现在5G时代已经来临,智能技术在每一个领域都会进一步扩大,涉及的范围特别的广,致力于改变医疗、起居、出行、驾驶等方面,因此学习这个专业是非常可期的。
我们可以说智能化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会陆续普及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发展趋势之一。据了解,我国对于AI人才的渴求已经超过了人工智能大国美国,人工智能就目前这个大环境来说,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性价比较高。
学人工智能以后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1. 机器学习工程师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机器学习工程师是人工智能领域中非常热门的职业之一。机器学习工程师负责开发和实施机器学习算法,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
他们需要掌握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和工具,并能够将这些算法和工具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机器学习工程师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在各种行业中工作,包括金融、医疗保健、零售、制造业等等。
2. 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将人类语言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负责开发和实施自然语言处理算法,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比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对话系统等等。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在各种行业中工作,包括科技、金融、医疗保健等等。
3. 数据科学家
数据科学家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另一个非常热门的职业。数据科学家负责从各种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他们需要掌握各种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工具,并能够将这些工具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数据科学家可以在各种行业中工作,包括金融、医疗保健、能源等等。
学人工智能专业为什么会后悔
一是学习难度大。虽然人工智能专业就业前景很好,可是这也利于学校的实力,像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类学校的人工智能类专业实力很强,但是所学习的内容也较多,语言编程、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据结构、高等数学、大数据概论等专业课程一个比一个难,很多学生都表示“在学下去,头快要秃了”。
二是不是所有学校都是用开办人工智能专业。其实人工智能的现状与经济学专业类似,当时经济学专业同样是社会热门学科,毕业生就业前景好,报考学生也多,但随着很多二本、三本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之后,师资力量跟不上,导致很多学生被迫转行。所以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适合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主要学哪些课程
人工智能即常说的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
《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课程。
由于不同的高校往往有不同的资源整合能力,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一定的侧重点,所以在选择具体学习方向的时候,应该结合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实力比较强的方向,这样会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