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高考,也许很多家长和同学们都是不知所措的。不知道怎么选择科目,毕竟在现在新高考改革下,高一的选科就决定了大学能够选的专业,怎能不慎重呢?那么新高考选科怎么选才慎重?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新高考选科怎么选才慎重
充分了解新高考政策:仔细研读相关政策文件,了解选科的基本原则、要求和限制。确保自己对新高考的了解准确,以避免错误选择。
自我评估和兴趣探索:评估自己的学术能力、兴趣与特长。了解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喜好,对不同学科有一定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方向。
考虑职业规划: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了解不同学科与相应职业的关联性,选择与自己职业规划相符合的学科。
咨询专家和学长学姐:寻求老师、辅导员或专业人士的咨询和指导,向学长学姐请教选科经验。他们有更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为你提供宝贵的建议。
考虑综合素质发展:除了学科选择外,还要考虑选修课程和兴趣班的安排,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大学入学和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新高考选科的价值
个性化发展:新高考选科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学科,促进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多元素质和创新能力。
多样性和灵活性:新高考选科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减少了传统高考对学科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展示多元化的才能。
强调综合素质评价:新高考选科不仅注重学科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选修课程和综合能力考核,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提前适应职业需求:新高考选科根据学科与职业的关联性,有助于学生提早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就业前景,选择与自己职业规划相契合的学科,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什么是“3+1+2”新高考
“3”是语数外三科,单科满分150分,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这两门学科中必选一科,但不能同时选择两科。单科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这四门学科中选两科。以转换分(也就是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高考怎么选科
1.需了解各大学同一专业选考科目的不同
根据“职业——专业——选科”这条主线选择科目。如果不想读工学专业,物理可以不选;选考历史、地理、政治三门,是绝对不能读医学专业的。
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不一样,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各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其选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如临床专业:上海交通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物理;南开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生物;南京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生物、物理。所以考生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个学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都要进行了解。
2.排除自己不擅长的科目,选择优势科目
高考改革之后,最终成绩是按等级赋分来确定,比如卷面成绩为8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那么最终成绩就是100分。所以,选择考生比较擅长的科目,对最终成绩会更有优势。
在学科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证物理、化学二选一。否则选择专业的余地会非常小。同时历史、地理、政治相对选科范围较小,原则上不建议学生全部选择这3科。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可以参考,这些要结合在一起看,才能方便自己选出更适合自己的高考科目。
新高考3+1+2推荐组合
1、学霸组合模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
物理、化学、生物组合方式是传统的理科组合方式,也是高考所能够填报专业最多的组合方式。按照现在新高考的政策来看,选择物化生组合几乎可以达到99.99%的专业都可以选择。因此如果考虑到大学以后志愿填报专业的选择,如果你是学霸的话,那么选择物化生毫无疑问是最有前景的组合。但是一旦选择此类组合方式,可能也是难度最大的组合,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2、中等学霸组合模式:物理+生物+地理(政治)
根据“3+1+2”的方案要求来看,考生必须在物理与历史当中选择一个科目。而物理作为学工科专业必须选择的科目,因此大部分同学会选择物理为“1”,而在其他剩下的四科当中,化学的难度应该是最大的。而地理与生物,或者生物与政治的组合难度相对来说较小一点。根据已经进行部分选科学校传出来的消息来看,大部分同学都热衷于选择物理+地理+生物为组合方案。既能够满足未来绝大部分专业选择的要求,能够满足尽量得高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