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而进入了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42所高校,其实又分为A类和B类。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全国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
序号 | A类36所 | 所在地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8所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
3 | 清华大学 |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
6 | 中国农业大学 |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
8 | 中央民族大学 | |
9 | 南开大学 | 天津2所 |
10 | 天津大学 | |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12 | 吉林大学 | 吉林 |
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14 | 复旦大学 | 上海4所 |
15 | 同济大学 | |
16 | 上海交通大学 | |
17 | 华东师范大学 | |
18 | 南京大学 | 江苏2所 |
19 | 东南大学 | |
20 | 浙江大学 | 浙江 |
2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22 | 厦门大学 | 福建 |
23 | 山东大学 | 山东2所 |
24 | 中国海洋大学 | |
25 | 武汉大学 | 湖北2所 |
26 | 华中科技大学 | |
27 | 中南大学 | 湖南 |
28 | 中山大学 | 广东2所 |
29 | 华南理工大学 | |
30 | 四川大学 | 四川2所 |
31 | 电子科技大学 | |
32 | 重庆大学 | 重庆 |
33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2所 |
34 | 西北工业大学 | |
35 | 兰州大学 | 甘肃 |
36 | 国防科技大学 | 湖南 |
序号 | B类6所 | 所在地 |
1 | 东北大学 | 辽宁 |
2 | 郑州大学 | 河南 |
3 | 湖南大学 | 湖南 |
4 | 云南大学 | 云南 |
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6 | 新疆大学 | 新疆 |
双一流是什么意思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双一流大学优势
1.教学资源强大
双一流大学的教学资源是非常强大的,能够担任双一流大学的老师的实力都很强劲,特别是双一流专业的老师,一般来说都是院士,师资力量要高于非双一流院校。
2.学习氛围更浓厚
在双一流大学里,同学们的自觉性都很高。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和自习室一般都会有很多的同学在自习,也许是准备考证,也许是准备考研。
3.就业前景更好
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竞争力越来越大,学历成为找到好工作的重要保证。所以说,对于双一流大学的同学们,就业前景会更加好。当然,前提是需要该同学需要有足够扎实的理论知识。
双一流学科的意思
1、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为“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2、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3、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4、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5、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一流学科建设和A类学科的区别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目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将国内若干所大学、若干学科建设进入世界一流前列。首批有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包括所有的原211工程大学和25所原双非大学),其中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44个为自定)。
A类学科:从2002年到现在我国教育部共完成了4次大学高校学科评估,截止目前最新的一次学科评估是2017年公布结果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指的是在学科评估中进入排名前10%以上(前2%或前2名为A+、2%~5%为A、5%~10%为A-)。高校的学科想要参加评估,至少需要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针对大学学科水平进行的档次评级,算是目前最权威的,分A+、A、A-、B+、B、B-、C+、C、C-共9个档次,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也方便社会了解各高校的学科实力,为学生考大学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